上一次,我們成功得到了「22天新高股票數量」這個數據,但又來了兩個問題:
1. 怎樣把它放到跟指數一起看,方便分析?
2. 現在是一個absolute的數量,每周都有新股上市,股票數量不斷增加,如果分析的時間跨度長的話,「22天新高股票數量」一定會愈來愈大,就很難拿以前的數字作參考。因此,必須把它化為relative的比率,這又要怎樣做呢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要解決第一個問題,我們需要用到一個新的Function:Foreign
這個Function可以幫我們讀到當前ticker以外的ticker的數據,直接用例子說明:
我們現在Plot一個技術指標,用的array是Foreign("~NewHighAmount","C"),也就是"~NewHighAmount"這個ticker的收市價。這和我們現正看的ticker:^HSI是完全無關的。
可以看到最底的Pane,黃線顯示的就是「22天新高股票數量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二個問題,首先要知道新高股票比率如何計算。
新高股票比率 = 新高股票數 / 全部股票數
要得到全部股票數,不難,我們只要用AddToComposite就可以。條件就填1,即是所有股票都符合條件,再給一個新的Ticker名稱,如:
AddToComposite( 1, "~AllStockAmount", "X");
再Scan一次即可。
然後,只要在Plot的Array中放進用 「新高股票數」 和 「全部股票數」計算出來的 「新高股票比率」即可。
即可得到新高股票比率的指標。
「新高股票比率」可算是一種量度整體市況的指標,因它並不是只用一隻股票的數據來計算,而是用到全部股票。在技術分析中,我們稱這類指標為「市寬指標」。
運用以上的方法,大家只要改改參數,即可得到不同Time Frame,短中長線的新高比率指標。如果大家改改公式,便可得到從其他角度計算出來的市寬指標,比如新低比率、在250天線以上的股票比率、RSI超買超賣比率......
大家如果研究到哪個市寬指標比較有效分析市況,不妨拿出來一起討論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200天EMA (二)
上次我指出恆指在明年第一季將會回落至200天EMA水平,理據是什麼? 其實主要是運用中值回歸(Mean Reversion)的概念。由1990年至今,恆指未曾試過有一年,指數是完全沒有掂到200天EMA的。換句話說,不論是牛市或熊市,每個日曆年,恆指都會至少一次回到200天...

-
上次成功地製作出22天新高比率的數據,並畫到股價圖的下方,方便分析。 新朋友可以重溫一下: 新高新低比率 (一) 新高新低比率 (二) 這一次,我打算把新低指標也加到圖上,再來看看是否有助預測後市走勢。 既然我們已知道新高比率如何製作,現在要製作新低比率並...
-
俾錢買咗軟件之後,做好一切安裝登記的工作,就好似攞到新玩具一樣咁興奮。 進入程式後,它的畫面是這樣的: 內置了幾十隻美股的數據,但只是去到 2016 年。當我輸入港股的號碼時,則出現這個畫面 沒有任何東西顯...
-
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標,常用的有10天、20天、50天、100天、200天和250天。實際上,選取這些天數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,只是取整數求方便,以及每條線之間相隔一定的時間比例,方便觀察市場上短中長線的變化。 假如你嫌這樣不夠精細,在Amibroker中,我們可以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